【路德·人物】“守護碧水清流,應久久為功”——記武漢市政協委員季光明發言
“最明顯的感受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近日,武漢市政協委員季光明談及我國環保行業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感受頗深,“一系列政策舉措,尤其是三個‘十條’的出臺,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季光明口中的三個“十條”,是2013年-2016年間國務院印發的“大氣十條”“水十條”和“土十條”。氣、水、土污染治理立體框架的搭建,為我國生態保護指明了方向,也成為了拉動環保產業發展、助力產業提質增效的有力推手。
2006年,已經在環保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季光明創辦了路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德環境),在眾多領域中,選擇了高含水廢棄物治理這一細分賽道。
顧名思義,高含水廢棄物是指含水率較高的固體廢棄物,介于水污染治理和固體廢棄物治理之間。比如沉積在河湖水底的淤泥,就是河湖的內源污染。
“高含水廢棄物治理的難點之一是體積太大,沒有地方堆放。躺在水底下的百萬方淤泥,打撈起來體積還會劇增數倍,運出去都是大問題。但如果挖出來只是簡單堆放,就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它還是一個污染體。”季光明說。
如何為河湖淤泥處置找到新出路?
經過多年研發,路德環境創造了泥漿脫水固結一體化等核心技術體系,通過創新技術手段,將河湖淤泥、工程泥漿、管網淤泥等無機固體廢棄物進行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以河道清淤為例,河底被污染的淤泥不需要運出去,就地進行無害化處理,有的被做成假山,就地建成公園;有的做成建筑材料。季光明介紹,路德環境自成立以來,共處理超4000萬方淤泥,處理后泥餅用于道路、堤防、填方、綠化等。“以前要把成百上千萬方淤泥運出去才能治理好水體污染,現在一方淤泥都不需運出去,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節省財力資源,同時實現了廢物的循環利用。”
隨著污染防治進入深水區,治理任務依然艱巨,行業發展仍然面臨一些困境。季光明提到,生態治理項目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在當前一些地方,治理需求與資金供給不匹配的矛盾愈發突出,生態治理潛在需求難以轉化成現實市場。
為此,始終把“綠色”作為生產經營可持續發展“生命線”的路德環境,多年前就開始積極轉變,深化廢棄物再利用,提出從“資源—產品—廢棄物”傳統工業模式轉變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新型工業模式,實現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最大化。
白酒糟,是釀造白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產物,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但含水率高、pH值低、易霉變,對區域內的土壤、水系、空氣造成環境污染,或飼喂畜禽傳導黃曲霉毒素威脅食品安全,也會制約我國白酒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而白酒糟制備復合功能型生物發酵飼料則從根本上實現了白酒糟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赤水河流域聚集了眾多醬香白酒企業,我們通過有機糟渣微生物固態發酵等核心技術,將酒糟制備成生物發酵飼料,通過與農牧業企業合作,提升牛羊、雞鴨、水產等動物的生產能力和免疫能力,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保證了養殖安全和食品安全。”在創新思路過程中,季光明捕捉到了新的市場機遇。
無論是深耕河湖淤泥、工程泥漿,還是白酒糟生物飼料,啃下這些“硬骨頭”,離不開科技力量的用好用足。據了解,路德環境的研發費用連續兩年超千萬元,公司擁有授權專利110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專利88項,外觀專利6項。
2020年9月,路德環境以中國淤泥第一股的身份登陸科創板(證券代碼688156),讓這家技術創新型、價值創造型環保企業迎來了更大發展空間,真正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的發展之路。
十年前,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提出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十年后的今天,祖國大地正在綠起來、美起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環保企業是創新發展的生力軍,我們將繼續在生態環境治理領域不斷加大設施投資和研發投入,響應國家重大環境保護治理需求。”季光明說,守護碧水清流,建設美麗中國,應久久為功。
新聞轉載自:人民政協網
新聞作者:邢艷嬌